為了振興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在相關政策上自然會聚焦在推動文化活動與課程,融入到課綱內,並落實在各級學校的課程中。然而,近幾年因應部落老齡化,以及長照需求所鼓勵設置的文化健康站,我們發現在各站所發展出的文化傳承行動逐漸成型,隱約看到部落長者的活力被鼓動起來,在大學校院也開始培養具文化底蘊的長照人才,這或許是原住民族文化重燃生機的希望,也是這一期所要介紹給讀者的主題。

  原民會為響應長照十年計畫2.0,於部落廣布文健站,是以「族人照顧族人」、「因族因地制宜」的模式進行,截至目前已提供473處文健站提供專責服務。文健站不僅提供原民長照服務,同時也是老中青學習族語和保存傳統文化的重要據點。本期為報導文健站的組織及體制、照服員養成與管理,及文化課程的設計,多方面來介紹文健站。

  【原教評論】先由原民會社會福利處羅文敏處長從政策面闡述因應部落需求而生的文健站,日宏煜副教授論及文化課程的重要性,怡懋‧蘇米副教授則呼籲需正視部落長者的文化優勢,翻轉被照顧者的角色。

  【原教前線】特邀專人介紹北區及東區兩大專管中心的業務及服務範圍,分別為輔大臨床心理學系王英洲教授及東華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黃盈豪副教授。而服務於台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聯盟協會的石貿奇秘書、台東大學高齡健康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曾子璿助理教授、中研院社會所張瀠之博士、明新科大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處林杏處長,以及台南護專老人服務事業科田秀娟老師,在其實務經驗的背景下,針對文化課程提出獨到的看法與見解,值得讀者深思與參考。

  編輯部於【校園報導】採訪並介紹10間文健站,分別為宜蘭東岳文健站、新北三鶯文健站、桃園羅浮文健站、南投春陽史努櫻文健站、嘉義里佳文健站、台南大光文健站、花蓮撒固兒文健站、高雄娜麓灣文健站、台東嘉蘭文健站,以及屏東大社文健站,站內課程內容鮮明且有趣,搭配台北市原民會專文介紹全台首創「原住民長青學苑」,提供給其他文健站交流與參考。

  除主題式文章外,本期的【南島民族論壇】專欄以圖畫帶入美拉尼西亞從傳統走到現代的對比與變化,浦忠勇及方紅櫻老師在【原教回音】中分享線上學習族語的經驗,呂青華博士於【移鏡借鑑】展示毛利民族大學的課程,最後由【原教會議】報導「口傳的記憶」影片的發想與放映會實況,試圖讓讀者理解何謂「口述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