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的台灣,颱風水患的摧殘才剛結束,生態與環境議題又提到社會輿論的檯面上討論,在一切為生態永續的目標上,原住民族在中央山脈的經濟活動,以及原住民族對自然的傳統價值觀,也一度被捲入「經濟開發」與「自然保育」孰輕孰重的爭論,各自引為不同立場爭論的依據。前陣子,有人倡議「停止開發山林,讓原住民成為狩獵觀光的導遊」,再度引起對立的觀點強烈爭論。

 

傳統的狩獵文化真的是當代台灣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精髓嗎?讓原住民藉由著狩獵觀光,維持生計,就是既保留原住民文化又是照顧原住民經濟生活的德政嗎?在本期,教育部杜正勝部長,在編輯部的力邀下,特別跳脫政府官員的立場,以一個歷史學者的觀點,對所謂「保留原住民()傳統文化」進行反省。杜院士的觀點,透露出許多可貴、值得我們進一步反省的關鍵:保留原住民文化,不是要把原住民停留在狩獵時代,而是要保存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中對人、對自然、對超自然的關係與關懷。順著杜院士的觀點,資本主義狩獵行為不但不能為保育人士所容許,我們又豈能輕易地許可所有的狩獵行為皆可以戴上原住民族文化的頭冠,不分青紅皂白地特許所有的狩獵?同樣地,【原教評論】的另外兩篇,孫大川教授反省了近年來的族語振興策略,以圈內人說行內話的誠懇態度,毫不保留地與同是自己人的原教界讀者交心、自我要求;而浦忠勇校長則同樣以勇於自省的態度批判部落祭典已經淪為大拜拜現象,虛浮誇飾、矯情登台的原汁原味,又豈能有原骨原魂?霍布斯邦在《被發明的傳統》一書中勾聯了傳統與民族的關係,進而傳統的創造,在民族認同的召喚乃至統治階級合法性的穩固的過程裡,更是斧鑿斑斑。三位評論者,勇於在一片復興傳統文化的喧囂聲中,逆勢提出警訊,不啻是為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振復運動的校準的定位點。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們特別請到當年屏東師專山地師資班的校友張金生先生,以個人生命史回顧,見證了早期政府如何以急就章的方式快速培養部落教師,以提供在地經濟發展所需。今天,資訊的交流不再有距離,但人情的交流卻日益疏遠,屏師山地師資班在資源匱乏時,顯現最濃厚的同窗情誼,這是身處在網路時代的我們,最為欣羨的。而本期【原教人物群像】專欄,我們也走訪了台北縣原住民教育輔導團,暢談台北縣原住民族教育的推動與展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原教界的教育工作者能在先驅者台北縣成就上,更進一步;也希望藉由今昔對照方式,讓讀者掌握從屏縣師山地師資班到北縣原教輔導團,台灣國中小學階段原住民族教育,教學人力資源的培養與發展脈絡。

 

接續著上一期對六本原住民概論書的評述,本期【原教書評】則是蒐集教育改革十年來七本重要的教改專論,藉著同樣的標準-民族教育的標準,對這些已或多或少發揮影響力的教改主張,綜合作一評比,藉此觀察教改運動中原住民族教育的位置與顯題化的過程。【原教最前線】則由陳枝烈教授對教育改革的具體措施-九年一貫教材,做一原教觀點的檢討,大聲疾呼原住民歷史文化切不可在國中社會科基本學力測驗中陣亡。【原教界研究計畫】則彙整原住民教育的各類研究,從學位論文、期刊文章到普及著作,評析當前的原教學術水準,藉以探索原住民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在本期,【原語論壇】繼續對台灣原住民族語中,「人」這個概念,進行探討。這次我們選擇的是「杜固達雅語」(Tgdaya)以及「德路固語」(Truku)中的「Seediq seejiq」(人)這個詞彙,作語意分析,以瞭解賽德克族杜固達雅群中「人」這概念的語脈定位;以及杜固達雅群、德路固群兩族人們,分別群我同異時的精細差別。這是民族族別區隔與民族身份別認定,不可或缺的工作。而在【全球視野看民族】這專欄中,我們把目光轉移到離我們最接近、但卻又陌生的國家,菲律賓。國人對菲律賓的忽視甚至貶視,已成為台灣與亞太鄰居交往,甚至是邁向全球的一大障礙。交往的第一步要從瞭解開始,盼望讀者能以全球視野中反省過去事大貶小的偏狹目光,能對菲律賓這「老鄰居、新朋友」重新認識,使得最接近的國家也能成為最親近的國家。

持續著《原教界》創刊號的發燒搶閱,本期《原教界》接續前期風格,並更進一步新添【原教大事記】專欄,以饗讀者。我們蒐羅各大報紙關於原住民族教育的動態,記錄每月原住民族教育的大事,以供未來回顧、見證原住民教育發展的軌跡。而【考情特區】則對九十三年原住民行政特考進行分析,並對未來命題走勢加以評估,希望對準備考試的讀者有所裨益。

 

數量不多的《原教界》創刊號已引燃原住民教育界的熱烈討論,教師、學生爭相搜尋;而第二期的《原教界》,將繼續在原住民教育圈內圈外引發話題。我們盼望所有的話題,都能更進一步地發酵、滋養,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反省、進步的議題;也期待讀者能給我們更多寶貴的意見,與我們一同耕耘,讓原住民族教育改革的源頭活水,就從這個園地裡,汨汨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