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正在民族博物館舉行的霧社事件特展,原住民族研究中心11日晚間邀請《霧社事件》漫畫作者邱若龍分享自己的作品,也從其他影音產品分析不同的霧社事件詮釋觀點。
邱若龍18歲從復興美工畢業,在偶然的機會進入霧社,受到當地居民熱情款待,從此「常駐」。他笑稱,自己為了能繼續和賽德克族朋友喝酒、烤肉,才以調查霧社事件為理由留下,但看到1980年代,台灣漫畫界幾乎成為日本漫畫的天下,也激起他想藉台灣漫畫「反攻」日本的意念。
邱若龍開始在部落走訪,詢問老人家們對霧社事件的記憶,但發現解讀紛紜。光是賽德克族Truku、Toda、Tgdaya三群各社的立場就各不相同。
1985年開始,經過5-6年繪製琢磨,《霧社事件》漫畫終於問世,也觸發了導演魏德聖拍攝《賽德克.巴萊》的夢想。邱若龍笑說,因為想看霧社事件的漫畫,所以自己畫;魏德聖因為想看霧社事件的電影,所以自己拍。不過兩者的成本天差地遠,身為《賽德克.巴萊》美術顧問的邱若龍只要「1支10元的簽字筆和影印紙」就可以畫出千軍萬馬,魏德聖卻得動用300-400位的人力。
邱若龍生動的插畫與逗趣的風格,不時讓台下迸發笑聲,不過邱若龍說,一開始繪製時,無論人像、服飾,老人家們都一一修正,讓他從此更細緻看待原住民族文化,也更考究各地的住屋、煙斗和佩刀。
至於文本的呈現,邱若龍不斷強調,不管是漫畫或電影,都不代表「真實」。像他畫漫畫時,選擇以「英雄」形象形塑莫那魯道;而電影為了營造「美感」,「作戰的時候要起霧」、「被砍頭的可能比實際人數要多很多」。但邱若龍認為,倘若這些文本引發異議,反而可以帶動更多版本問世,多元觀點也是好事。
邱若龍最初繪製的霧社事件圖稿,被賽德克族的老人家們指正「我們的頭沒有那麼大」,使他後來改以寫實風格呈現這個嚴肅的歷史事件。
11605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暨創新育成總中心2樓 207、208室